专家:胸部闷痛当心是心梗前兆

十堰市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大会在国药东风总医院举行。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张贞林 特约记者 李毅 蒋辉 报道:昨日是全国“心梗救治日”,作为鄂西北首家、湖北省第三家国家级胸痛中心,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每年收治心梗患者200多例,其中40岁至60岁的患者约占一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呼吁公众:有胸痛要立即拨打120,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国家级胸痛中心,为患者搭起“救心高速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首位死因,且患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而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是其中最致命的“危险杀手”。传统的心梗救治模式需要经过院前急救、转运,急诊室检查,进心内科病房,病房医生做出诊断,再与家属谈话,进入导管室治疗等一系列复杂流程,随着时间的流失,患者的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2015年,国药东风总医院在十堰地区率先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院内联合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急诊科等诸多科室参与,院外联合十堰市铁路医院、郧西县中医院、郧阳区中医医院、张湾区人民医院、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国药东风花果医院等7家单位,全力打造“1.5小时黄金急救圈”,为患者提供高效畅通的胸痛急救网络。目前,这个网络已覆盖全市各大医院。

2016年9月10日,经过逐层筛选,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为“中国胸痛中心”,成为湖北省第三家、鄂西北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中国胸痛培训讲师、国药东风总医院心脏中心CCU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兼心电图室主任许浩介绍,胸痛中心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与急性胸痛相关的医疗设备、患者和医务人员连接起来,优化急救流程,对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特征的,如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快速、有效救治的心脏急症救治联合体。自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每年收治心梗患者200多例,其中40岁至60岁的患者约占一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不断努力减化急性心梗等胸痛疾病的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搭起‘救心高速路’。”许浩说,目前,国药东风总医院开通患者梗塞血管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最短用时30分钟,赢得胸痛急救的黄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键式启动急性心梗救治,21岁小伙捡回一条命

许浩介绍,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尽可能缩短首次医疗接触到急诊手术血管开通的时间。目前,患者从接触救护车开始,就有专业人员远程会诊,说明救治方案;一旦患者同意,可以从急救车直接将病人送至导管室,行急诊手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患者心梗并发症,进而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救治最小的一名患者21岁,最大的患者94岁,手术都很成功。

21岁的铭铭(化名)是一名大学生。一天下午,他打完篮球后,突然感到胸闷、大汗,不舒服。铭铭被同学送入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急性胸痛门诊,医护人员迅速了解病情,完成心电图检查,给予吸氧、建静脉通路等现场胸痛紧急救治工作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胸痛急救上演了!

信息在第一时间经中国胸痛中心——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上传。微信群里,胸痛专家第一时间会诊,确定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梗”,立即启动导管室,让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迅速联系患者家属,而后将患者绕行心内科及CCU病房,直接送入心脏中心介入导管室。这时,心内科主任闵新文已率手术组人员,在介入导管室等待病人及家属,准备手术。

手术20分钟后,心梗患者血管开通,胸痛症状迅速缓解,术后送入CCU病房。从患者接触到医务人员,到急诊手术结束,安全回到病房,只用了30多分钟,远低于国际通用标准——90分钟。

许浩介绍,这名患者如果按常规治疗途径,很快就会出现心衰、休克,侥幸存活,可能会留下慢性心衰,生活质量极差。正是因为走胸痛中心这条捷径,铭铭才得到有效治疗,短时间内打通了梗塞的血管。

记者获悉,这样的急性心梗救治病例,几乎天天在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上演。“如果不是数字化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前确定手术方案。”许浩说,胸痛患者无需排队挂号,可以直接就诊,心电图、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等检查都能享受绿色通道。如果确诊为急性心梗,患者可以马上服用药物,进入后续介入治疗。如果是院外患者,一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会立即启动配套服务。

突发胸部闷痛可能是心梗前兆

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获“中国胸痛中心年度质控铜奖”。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许浩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约60万—80万例,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在30%以上。血管堵塞不仅发生在心脏,还有可能发生在四肢、大脑,引发脑梗死、瘫痪等,同样危及生命。

“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公众的认知水平不足,患者发病后未能及时就医或呼叫120,许多患者还没有到医院就已经死亡,有些人即使到达医院,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许浩介绍,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是,“在发病后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而不是送到最近的医院,以免二次转诊浪费宝贵的救治时间。

许浩介绍,出现急性心梗前兆时,要及时拨打120。急性心梗一旦发生,心脏的血液供应会突然停止,这时需要及时通过放支架或溶栓,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如果心梗超过12小时,你用现有的技术治疗方法,或者使用溶栓药物,效果已不明显。

目前,急性心梗的最佳治疗手段,是在发病后,早期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或溶栓治疗,打通堵塞的血管,其中介入治疗显著优于溶栓治疗。

如何识别心梗?

许浩介绍,心梗发生时,患者往往会有发作性胸部难受不适,一般是胸部闷痛不适,也有少部分出现在上腹部(往往误以为胃痛),痛感可放射至下颌(误以为牙痛)、颈部、背部、双上肢。这些疼痛的感受,大多为压榨感,有憋闷感、紧缩感。

除了疼痛以外,患者也会出现气急、烦躁、恐惧等情绪,还会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全身湿冷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平卧休息,同时呼叫120,及时就医。

许浩提醒,出现心梗时,切忌自行就医。患者自行就诊、步行就诊时,体力活动增加心脏负担,有可能加重病情,若发生严重并发症,会错过最好的抢救时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