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古稀老人出版文艺专著 花半世纪整理 投入6万多元

一有时间,王兴意(右三)就会和老人们一起在街头表演。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伟 通讯员 柯尊洪 徐道友 报道:家住郧西县城的古稀老人王兴意,退休后先后搜集、整理和出版了两本曲艺方面的文艺作品。去年10月,他的第二本作品《天河民间唢呐》出版,共收录唢呐曲子200余首。该作品的问世,填补了郧西地方曲艺文化作品空白,被列为郧西天河七夕文化系列丛书,该县文化部门计划将其申报为郧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幼爱好曲艺,积累了大量民歌曲调

1月16日,记者在郧西城关镇一处老居民楼里见到了王兴意老人。王兴意虽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谈吐自如。提起不久前出版的新作,老人兴趣盎然,边聊边唱起来。

今年77岁的王兴意,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在郧西县羊尾镇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伯父是当地有名的吹鼓手。王兴意从小受到伯父影响,喜欢上吹拉弹唱。“那个年代,人们生活还十分困难,我们家人口多,家里穷,我很早就跟着伯父到处赶场,渐渐地也学会了吹唢呐、笛子等乐器。”王兴意说。

19岁那年,王兴意考入武汉一所大学,学习无线电通信。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按照上级工作安排,王兴意下派到村组住队。在这期间,本来就喜好民间曲艺的王兴意如鱼得水,时常和群众滚打在一起,哪里有红白喜事他就往哪里钻,哪里有好的曲调他都会去搜集。长此以往,王兴意收集到了大量的民歌和民间故事,学到了许多民间语言。“那几年的住队经历让人难忘,为我后来的创作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王兴意说。

艰辛创作,先后出版两本文艺专著

1966年,王兴意被调到羊尾中学教书并担任学校负责人。虽然工作环境变了,但他仍保留着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热情。

王兴意介绍,那个时候他经常利用周末深入到群众中,尤其喜欢和会吹拉弹唱的人交朋友,常常会把自己编写的歌词拿去试唱。镇、县文化部门也很重视乡土文化和乡土艺人,经常组织活动,指导他们搜集、整理民歌曲调。

在王兴意的口袋里时常装着一个小本子,耳闻目睹或是突发灵感,他都会记在上面。晚上安静下来,他就一头扎进整理、创作中。早些年,王兴意根据搜集的民间曲调,创作了《小两口怎么闹离婚》《走出龙洞的人》等一大批民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弘扬正能量,歌唱新生活,他创作了《节约模范王长隆》《板桥河颂》《咱们队里的红管家》《咱们的老代表》等作品,这些作品多数曾发表于当时的报刊杂志。

2000年,王兴意退休。退休后,他和身边的老人们打成一片,经常出现在街头,吹着唢呐打着鼓唱着歌,切磋技艺,和老人们一起享受曲艺带来的快乐。

2009年,为了响应郧西七夕文化宣传的需要,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王兴意把多年前搜集、整理的民歌结集出版,取名《郧西羊尾山歌集》。

谈到新作《天河民间唢呐》,王兴意介绍,唢呐俗称“喇叭”,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在十堰“吹打乐”演奏中起领奏作用。目前,在十堰很多地方的红白喜事中仍很盛行唢呐演奏。这些年,郧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十分重视民间文化,这为民间文艺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唢呐曲目和锣鼓演奏技艺的传承,是他整理出版《天河民间唢呐》的初衷。

在整理《天河民间唢呐》书稿期间,王兴意每天把自己关在卧室十来个小时,选调、填词,字斟句酌,几易其稿。书稿摞起来有几尺高。为了让作品接地气,喜闻乐见,整理过程中,王兴意一直自费订阅民歌杂志,跑书店查阅资料。

“为了完成这本书,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过,只要做的事有价值也就值了,只是这些年来亏欠了老伴儿……”王兴意说。

拿退休金出书,让民间文艺走得更远

2017年10月,王兴意拿出6万多元退休金,出版了他耗费8年心血整理创作的曲艺专著《天河民间唢呐》。

郧西作协、民协副主席赵天禄介绍,《天河民间唢呐》具有极强的民间文化色彩,分民间唢呐古调、小调、民歌、情歌、戏剧小调和郧西新民歌六个章节236篇,其作品内容丰富,图曲并茂,独具特色,脍炙人口。该书以积极而科学的态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系统整理,深刻阐述它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重大,填补了郧西地方曲艺文化的空白,是继郧西三弦之后,郧西民间文化当中曲艺文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王兴意说,目前他的第三本文艺专著《天河民间民言》已基本完成,等条件成熟后再出版。“现在身体大不如前,我会早日完成定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我的新作品飘着墨香,与大家见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