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绝不能打?

许多时候,家长一旦被孩子气到头脑发昏,就很容易对孩子动起手来。

可你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绝不能打吗?中国未成年人网小未用一篇文章告诉你,一定要认真看哟!

1

对孩子打骂的危害有哪些

逆反心理重:有家长说,孩子越打越犟,说什么都跟你对着来。其实因为这是孩子一种无声的“反抗方式”,源头可能就是我们平常的打和骂。

亲子关系差:有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亲近,说几句话都不耐烦”。这就需要我们自我反省,是否是在孩子小时候对他太过严格,不倾听他们的内心,太过专横。

厌学:如果经常打孩子,会让他们变得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会让他们有种错觉,就是家长只关心成绩不关心自己。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变得讨厌学习,甚至还会讨厌父母。

胆小懦弱:长期被父母打骂,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自信心几乎没有。

仇恨父母:孩子越长越大,也会有自尊心。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打骂,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严重的话,孩子还会对我们产生仇恨心理。

爱施暴:打孩子是一种攻击性和反社会的行为。被挨打的孩子,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的攻击性及反社会性的形势犯罪行为会不断升级,最终在长大后极有可能会虐待自己的配偶或者孩子。

2

这6种情况下万万不能打

3岁和12岁的孩子不能打

3岁以内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完全,即使挨了打也不知道错在哪,而且家长下手如果没有分清轻重,很容易对孩子头部造成伤害,影响大脑发育。

12岁左右以教育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武力手段。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打骂只会引来他们更大的叛逆。如果孩子犯错,通常好好沟通就可以解决问题。

父母有错在先不能打

很多父母答应孩子,只要把作业写完,就给他买玩具,结果孩子满怀欣喜地把作业写完了,当孩子要求买礼物时,父母却反悔,孩子会出现哭闹的情况。

因为父母不守承诺在先,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要么就实现你的承诺,要么就忍受孩子发脾气,不管哪种,都不能打孩子。

当着别人的面不能打

大人要面子,孩子也一样,就是所谓的自尊心。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还没有强大的内心和是非观,父母大庭广众下的指责打骂,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里阴影。

生气时候不能打

人在生气的时候,智商是为0的,选择这时候打孩子,往往会没有分寸,万一把孩子打伤了,再后悔就迟了。而且生气时打孩子,可能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难以让孩子真正信服。

睡觉前不能打

暮夜不责的道理我们都懂,如果父母在睡前打了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沮丧。伴随着这种负面情绪入睡,睡眠质量怎么得到保证?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噩梦缠身,难以入睡。

3

这些情况可以稍打来警示

对于屡教不改,或者蛮不讲理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威吓,或者必要的打骂,使其悬崖勒马。尤其是下面这3种情况,大人是可以小“打”一下的。

接触危险物品时

有些孩子年纪小,或者调皮,总爱触摸一些危险的东西,或者去一些不安全的场所。比如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让孩子受点教训,极有可能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有不道德的行为

当孩子的某些行为或者言论,给其他人造成了伤害,如果不当场指出,并给予惩罚,严重时可能还会触犯法律。比如:偷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嘲笑某些人的缺陷;欺负低年级孩子等等。

犯错屡教不改

一个错误如果提醒多次后再犯,那就是态度问题了,极有可能就是明知故犯,如果不打的话,下次他还会再犯的。

4

智慧的家长都这样管孩子

常有人说“打在孩身,痛在我心。”其实孩子很难体会到大人的这种痛,这种痛也换不回孩子的体谅。在这里团子妈列举了一些,现在父母惯常使用的“管教方式”,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做家务:和孩子定好规则,如果犯错,就要接受惩罚。让孩子做家务,比如说擦桌子、整理书桌、洗碗等,不仅能让他们明白对错,也能有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妈妈整理家务的辛苦,有体谅父母的心。

沟通交流:有时成绩下降是很正常的,可能是孩子的身体不舒服了,或者哪个学科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我们可以耐心询问孩子的学习难处,帮助孩子找出容易犯错的地方,一起改正,这样也会让孩子学的更积极一些。

罚坐罚站:当孩子吵闹不休,或者吵架的时候,放一个凳子放在墙角,让孩子面对着墙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加深;并准备好闹钟,倒计时惩罚的时间。

没收心爱的东西:当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可以没收孩子爱玩的东西,或者禁止吃其他爱吃的东西,作为惩罚。

跑两圈:现在的小孩除了上课,就是窝在家里玩平板,运动的时间几乎没有。如果孩子做错事,我们可以惩罚孩子去小区跑两圈。这样既让孩子受了惩罚,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天,天上经常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只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霾。

稳定的情绪,亲密的关系及和谐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安全感,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道理说来浅显,做起来却绝非易事。我只希望,在为人母的自我成长中,积累的更多是经验,而不是教训。

(中国未成年人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