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 | 养麝人肖玉奎的“软黄金”创业路:深林藏麝客 一香值千金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罗毅

“别闹了,快下来!”3月25日,在竹溪县丰溪镇大坪村,肖玉奎蹲着身子给林麝喂食,一只调皮的小家伙“嗖”地跳上他的肩膀,任他如何哄逗,就是不肯跳下地。“它可是我的宝贝。”肖玉奎笑着说。

与麝为邻:深山里的“黄金”守望者

大坪村一处山脚下,几排房屋错落有致,静静伫立。这里就是肖玉奎的林麝养殖场。推开养殖场大门,只见一间间繁育圈舍里,林麝神态各异:有的悠然自得享受美食,有的欢快地跳跃玩耍,有的卧在地上惬意地晒太阳,还有一些胆大地跳上窗台扑闪着眼睛打量着记者一行人。

“这里就数它胆子最小,看到生人就躲得老远,唯独不怕我。”肖玉奎指着自己肩上的小林麝说,“它是我从陕西带回来的,养了好几年,和我熟得很。”他缓缓起身又慢慢蹲下,而这只林麝则乖巧地并拢四脚站在他肩上,一动不动地望着记者,仿佛在炫耀:“瞧我站得多稳当!”

出生于1978年的肖玉奎在建筑行业打拼多年。2021年,他看中丰溪镇丰富的山林资源,计划在家乡发展养殖业。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林麝养殖非常成功。“丰溪镇的气候与凤县相似,山林资源更优越,养殖林麝肯定行。”他说。在丰溪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他投资400万元,建设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养殖基地,买回30只林麝,走上特色养殖之路。

麝香之谜:雄性林麝的“脐下金囊”

林麝隶属麝属,是该属中体型最小的物种。雄性林麝长有香囊,所分泌、贮存的麝香,香气醇厚浓郁,留香持久。肖玉奎轻轻固定住一只雄性林麝,只见其脐部与生殖器之间有个拇指大小的囊状器官,这就是麝香囊。

“雄麝在2岁半左右就可以取香,每年3至4月自然分泌麝香,香囊相当于它们的‘第二性征’。”肖玉奎介绍,“取香时要使用纯银刮勺,避免出现感染。每头雄麝每年取一次香,每次可取15至20克,市场价每克七八百元。”

麝香不仅是调配高级香水、香精不可或缺的定香剂,更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优质兴奋剂。在医药领域,麝香常被用于制作多种苏醒、强心类急救药物,如安宫牛黄丸。由于兼具独特的药用和商业价值,麝香因此有着“软黄金”的美誉,市场前景广阔。

肖玉奎介绍,目前林麝养殖基地已建成人工繁育圈舍105间,其中母麝圈70间、公麝圈35间。各圈舍布局合理,为林麝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基地购置了粉碎机、切片机等设备,对饲料进行精细化加工,同时配备专业的兽医器械,以及各类防疫药品,为林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香飘四方:打造群众增收“新引擎”

为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他先后3次安排技术人员前往凤县系统学习疫病防治、配种繁殖等专业知识。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与专业兽医,定期为林麝体检,注重饲料的科学搭配,不仅为林麝提供鲜叶、鲜草等粗饲料,还精心准备苹果、胡萝卜等精饲料,甚至在食物中添加钙片等。“配食容不得马虎,我每次给它们搭配营养均衡的食物,都得花几个小时。”肖玉奎说。

“母麝每年都繁殖,头胎一般产1个崽,二胎以后产下双胞胎的概率可达80%,少数母麝一次能产3个崽。”肖玉奎说,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对幼崽售价6.5万元左右。

林麝养殖“钱景”乐观,成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新引擎”。每年,肖玉奎都会从农户手中大量采购饲料。“去年,仅饲料采购这一项,我就向农户支付了10多万元。”他说,今年5月,基地将迎来林麝繁殖黄金时期。

夕阳西下,肖玉奎又背起竹篓去采集鲜叶。山风掠过林海,麝舍传来窸窣响动。谈及未来规划,肖玉奎说:“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至百头以上。届时,把成年林麝分给村民代养,并为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乡亲养殖林麝,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