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左四)康复出院前向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和医务部有关专家赠锦旗致谢。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方元 特约记者 卢家强 石志凤 通讯员 周玉池 图/记者 邱林
历经20多天医治,十堰首例空中120急救转运危重症病人王某成功手术后,于20日下午从武汉协和医院回到十堰市人民医院进行相关康复治疗,完善术后有关检查,确认达到出院标准。22日上午,王某给市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送来一面书写“先锋战队,急救楷模”的锦旗以表谢意,随后高高兴兴出院回家过年,为十堰首例危重症患者空中急救转运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开创我省空中转运危重症患者先例
1月2日,竹山县39岁的患者王某因突发剧烈胸痛,经县人民医院初步诊治后转至市人民医院全面检查,确诊为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夹层主动脉瘤I型,同时伴有左心室肥大、心包和胸腔积液、肺功能障碍、呼吸功能衰竭,病情异常凶险,主动脉可能随时全线“溃堤”。针对病情,市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杰博士,迅速采取气管插管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患者血压恶性升高、多器官功能衰竭加重、主动脉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全力为后面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为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系数,市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后,给患者家属提供了三套抢救方案:一是就地手术,二是外请专家手术,三是迅速转送至省部级医院手术。考虑到病情危重性和复杂性,特别是了解到市人民医院具有直升机空中急救转运条件后,家属选择了空中转诊。本着患者需求至上的原则,市人民医院尊重了患者的自主选择。
当天下午3时05分,直升机载着王某和随机医护人员从市人民医院起飞。下午5时21分,安全抵汉。王某被火速转入协和医院进行“Bentall+支架象鼻术+全弓置换术”,8个多小时后手术完成,省内外上百家媒体聚焦。
手术后,王某先后闯过了循环关、呼吸关、感染关等多道生命关卡,病情趋于稳定。1月20日,经充分考虑,决定转回十堰市人民医院进行后继治疗。
病人康复超出预期,感谢人医救命之恩
20日下午,入住十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病区后,病区主任张友恩博士立即为王某做了全身情况的再次体检评估。“病人的恢复超过了预期,我们将进一步对他的心肺功能康复进行相关治疗和检查评估。” 张友恩博士说。
“我这次真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发病时突然昏迷,啥都不知道了,后来听说了抢救经过,整个人都有种大难不死、重获新生的感觉。能捡回这条命,首先要感谢十堰市人民医院!”劫后余生的王某告诉记者。
主刀手术的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我国心脏外科权威专家董念国教授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王某手术前主动脉夹层已经全部破裂,形成心包积液,呼吸功能衰竭,手术中发现其整个冠状动脉全部剥离。这次手术,等于把整个胸腔大血管都“翻修”了一遍,是同类型难度最高的手术。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值得推崇
此次空中转运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有人不解:主动脉夹层有多严重?为啥要空中转运?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有关方面专家。
市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杰指出,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干血管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出现内膜层撕裂形成动脉瘤1型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一周内死亡率高达50%,一月内死亡率在60%—90%甚至更高,其手术是心外科除心脏移植外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早在2006年初,十堰市人民医院就曾成功开展了“全麻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移植+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治疗夹层动脉瘤,病人至今安好。此次空中转运,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成功系数,满足患者家属的转诊意愿,对病人生命安全负责。
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特别强调:“因个体差异,同为急性夹层主动脉瘤I型,在不同人身上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手术难度和风险程度也不一样,绝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在夹层主动脉瘤手术上居全国前三位,各类主动脉夹层病人都见过,但王某这个病例可以说是最凶险的类型,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们心外科3个最核心的教授一起上,花了8个多小时才完成手术,可见这例手术的超高难度和复杂性。十堰市人民医院虽然也可以自己开展或外请教授,但始终把病人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尊重患者意愿放在前面,创造了直升机空中转运的优越条件,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完美体现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内涵,展示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完备的应急保障体系,堪称危重症病人救治和分级诊疗的典范,十分值得推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