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再度起航。自2002年以来,连续23年汇聚爱心力量,为十堰困难家庭学生托举大学梦,今年又有24名学子圆了大学梦。每一年,不一样的学生总有似曾相识的经历,看到他们的心酸,感受到眼泪背后那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心。每一年,爱心的力量都不会缺席,今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递爱心的行列中,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暖流,流淌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爱心力量生动而深刻的写照。每一个善举,都是对人性美好的一次颂扬,也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一次彰显。它们打破了冷漠与隔阂,让爱与希望得以传递,让困境中的学子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作为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我们也希望通过有限的文字,记录定格下这宝贵的瞬间,永远镌刻在心中。
夜空中最亮的星
记者 唐晓玮
肖恕彬向记者 唐晓玮 (右)展示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我在电脑上敲下“记者手记”这四个字时,指尖仿佛有千斤重,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开启一扇记忆的闸门,无数画面纷至沓来……有的清晰如昨,有的些许模糊,试图用有限的文字去传达这些纸短情长的瞬间,总感觉词不达意,诚惶诚恐。
2007年至2013年,我参与了6年十堰晚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采写。随后,在编辑岗兜兜转转11年,今年再次回归记者岗,参与这一行动。时间变了,爱心的薪火相传没变,学子们奋发有为的精神没变,而我内心深处珍藏并涌动着的感动与震撼也同样没有变。
到今年,十堰晚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经开展23年。活动开展之前,有人质疑“这个活动还有必要办下去吗?”“现在还有困难大学生吗?”有质疑也能理解,如今生活好了,国家助学政策也越来越完善,上大学似乎也不是太难的事情。然而再次深入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批特殊的学子,或因家庭变故失去大人庇护,或因亲人患病陷入困境……他们需要被看到,需要有人扶一把。
今年,我有幸走访了5名这样的学子。当联系上他们时,这5人竟然都在打工挣学费。父亲常年务工,母亲体弱多病,考上清华大学的王浩然做了两份家教,顶着烈日全天奔波;失去父母庇护后,来自房县的黎光宗、胡荣超,一个在广州的饭店端盘子,一个在襄阳的工厂里打螺丝;父亲残疾,奶奶靠捡破烂贴补家用,来自竹溪的肖恕彬一边帮父亲打理快递小店,一边到超市做兼职;在破碎的家庭中长大,尝尽人情冷暖的的女孩陈雪灵在老家的商业区帮人看店……当看到王浩然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庞、帮残疾父亲搬运货物累得满头大汗的肖恕彬、忙到晚上11点独自骑“小黄车”回出租屋的陈雪灵;当听到黎光宗在电话那头平淡诉说姐弟仨相依为命的生活,了解到接连失去至亲的胡荣超克服伤痛考出好成绩时,我的心一次次被触动,既为他们怀揣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感动、点赞,又为他们不幸的身世、坎坷的成长经历喟叹、落泪。
这5名学子的故事报道出来后,读者也为之动容,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躺平”一词席卷网络时,这些孩子就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让大家看到,原来早有少年立下鸿鹄志,如冲破春泥的种子般坚韧、有力。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人心,撼动人心,爱心也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
5名学子收到来自爱心人士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扶,每一篇报道下面的留言都真挚感人。其中最让人揪心和牵挂的胡荣超一个人就收到5万多元善款,让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大学4年学费有了着落。“还有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加了我的微信,他们都给我加油打气,我感觉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力量!”爱心的滋养让不善言谈的胡荣超变得开朗了许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物质的丰盈往往容易掩盖内心深处最纯真的渴望。圆梦行动犹如一股清流,让人与人之间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尽情展现,这不仅是一场爱心与梦想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洗礼与觉醒。篇幅所限,无法尽述每位爱心人士与企业的善行,在这个夏天,你们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与这些学子们互相辉映,温暖了无数颗心。
春光不负追梦人
记者叶楚榕
记者叶楚榕(左)赶到左可杨的家进行采访,瘦小的孩子有些腼腆。
今年夏天,我再次参与十堰晚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先后去十堰经开区、竹山、竹溪、郧西等地,采访6位困难学子。身处逆境,他们自强不息,怀揣梦想,积极拼搏,坚韧不拔,这些珍贵的品质让我深受感动,也备受鼓舞。
采访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竹山县秦古镇的左可杨同学。采访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表格上的几十字概述:“该生家庭共同生活3人,脱贫户。父亲常年在家附近打零工;母亲听力言语二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在册低保。”
当我走进左可杨家,才发现实际情况比我预想得更糟糕。一家三口住在一栋土坯房里,房前屋后为菜地和玉米地。屋内,有几处墙角已开裂,布局随意而杂乱。堂屋一半是餐厅,另一半摆放着左可杨的床,上方挂着塑料布用来防尘。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见此情景也不免惊讶。经过交流得知,村上给他们盖了扶贫安置房,但考虑生活成本及其他原因,一家人选择仍住在老房子。
左可杨看上去比同龄孩子要瘦小许多,话也不多。秦古镇和我老家擂鼓镇相邻,可能是老乡的缘由,我的内心天然和他有些亲近。通过不断沟通,这个腼腆的弟弟慢慢打开心扉。让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家境困难,但左可杨从不抱怨,很有孝心。他喜爱阅读,最爱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生活的困难,他有自己的理解:“人定胜天,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拼搏,是一定有所改变的。”
左可杨的报道发出后,当天就有50多位好心人添加我的微信,仅5个小时就筹集善款22750元。随即,左可杨主动联系我,表示跟父亲商量后,决定不再接收善款,希望各位好心人将爱心献给其他有需要的学生。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学子,是来自郧西县香口乡的李晨曦。她父母离异,爷爷患有脑萎缩、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前不久,她奶奶不慎受伤,胯部股骨颈骨折,在家卧床养病。18岁的李晨曦不仅要在家照顾爷爷奶奶,还要辅导年幼的弟弟学习。即使身处这样的环境,这个18岁的女孩仍然自信、乐观、阳光,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使她沮丧,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给予她的一切,并一直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微笑。当李晨曦收到善款后,第一时间手写感谢信发给我,向所有帮助她的好心人致谢,并表示将来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采访的6位学生故事在报纸、微信、网站等十堰晚报秦楚网媒体矩阵平台上刊发,不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献出爱心,为他们凑齐了学费。很多好心人让我转告学生们,不要有压力,更不要因为接受大家的捐助,就觉得自己必须做出成就才对得起大家的爱。这次圆梦行动帮助困难学子实现梦想,成功踏入大学,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而他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愿望。愿这份美好与爱随着时光一直流淌。
在磨砺中绽放芳华
记者杨天娇
喻心悦对长辈很孝顺,她向记者杨天娇(右)展示自己写给外婆的一封感恩信。
作为“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采访组记者,今夏,我先后走进王君辉、喻心悦、杜艳丽、柯靓靓、郑丹美和苏筱雅这6位女孩的家。她们的家庭背景虽然各不相同,但共同面临家境困难的这一难题。令人欣喜的是,困难并未磨灭她们对大学的热切渴望,那是她们心中通往璀璨未来的希望灯塔。
记得今年采访的第一个困难学子,名叫王君辉。这名来自郧阳区的瘦小女生,在和记者第一次接触时就展现出令人动容的细心。得知采访组开车出发,她不断发来消息,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在我们抵达之前,她提早守在路边迎接。
深入了解王君辉家的情况,才知道这个女孩的经历如此坎坷。早年间,王君辉的父亲因病离世,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没了,还因为治病花光家中积蓄,家庭条件一落千丈。中考时,尽管成绩优异,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她还是决定就读离家最近的高中,只为节省开支。她心灵手巧,家中的物品损坏,她总能想方设法修好。如此善良能干的她,却在求学路上遭遇重重阻碍。
采访中,王君辉多次红了眼眶,又强忍着,努力不让泪水落下,我为这个女孩感到心疼。
另一名让我印象深刻的学子名叫郑丹美,她家住在丹江口市老汽车站背后的老旧小区。记得采访那天,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走了半天,才找到她的家。
她母亲因病丧失工作能力,父亲腰部受伤,家庭每月收入仅为2200元,还要承担妈妈的医药费、她的学费和全家人的生活费。然而,在这个艰难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她母亲虽行动不便,但坚持收集邻居不要的纸箱换钱;爸爸忍着腰痛,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在老汽车站打工;郑丹美更是懂事得让人心疼,8岁起就洗衣做饭,帮妈妈翻身、倒水。在房间里,我看见了那床掉色、磨出3个洞的床单,她羞涩地用衣服盖住破洞,轻声说着“还能用”。
生活的困苦没有让她不停抱怨,顾影自怜,相反的,她早立志愿,一定要考上医学院,去帮助像父母这样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终于,她凭借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
6个女孩用行动展现出非凡的勇敢与担当。在她们的身上,我看到坚韧不拔的勇气,听到她们渴望振翅高飞的心声。
幸运的是,报道发出后,众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当看到她们发来学费凑齐的消息,我的内心满是喜悦。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她们在大学的生活照,女孩们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衷心祝愿她们在大学生活中绽放光彩,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会照亮前行的路
编辑 杨箫瑟
编辑杨箫瑟逐字逐句地修改稿件。在编辑过程中,她屡次被感动。
当编辑27年,编过太多稿件,也经历过很多重大的新闻事件,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十堰晚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这不是一篇篇普通的稿件,而是困难学子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圆梦大学的殷切期盼,也是万千人汇集萤萤之光、涓涓之爱照亮的希望之路。每每我想起这些年十堰晚报助学活动采访过的孩子们,就对他们有一种莫名的牵挂:不知他们如今在哪里?生活可如意?
赵福森,这个名字在我心中藏了多年,虽从未谋面,但心中一直牵挂。19年前,出生于郧西县羊尾镇大院村贫苦家庭的他,向十堰晚报编辑部寄来求助信。信中说因为凑不齐学费,他无法上大学。我将这封信看了好几遍,越看心里越难受。我深知山里的孩子求学不易,觉得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而是一个乡村家庭沉甸甸的希望。如果不帮他,我内心永不安宁,便化名“心怜”报道了他的境遇。一时间爱心如潮,他得以圆梦。
这些年,我一直不知道他的消息。今年,我编“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稿件,在爱心捐助人士名单中欣喜地发现了赵福森的名字。一打听,果真是他。得知他现在定居广东江门,生活幸福,我很开心。时隔19年,他能将爱延续,更是让我感到欣慰。
赵福森寄语困难学子:“苦难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的方式。暂时的苦难不是阻挡成长的障碍,跨越过后就会发现只是一种历练。”
今年我编助学的稿件,当编到左可杨的稿件时几欲落泪。这个孩子的母亲有智力缺陷,父亲打零工,家中异常简陋。因为没有人照管,他从小饥一顿饱一顿,营养跟不上,1.66米的他体重才58公斤。可是苦难并没有摧毁他,而是让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左可杨自尊心很强,也很孝顺,他喜欢阅读。当我看到记者发过来的图片,在昏暗的屋子里,他的床前摆着简易书架,上面堆满了书,一缕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身后,他低头专心看书,瞬间触动了我:经历的种种苦难没有让左可杨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他通过阅读为自己打开一扇窗。对于他来说,身处陋室又何妨?经历苦难亦安然。
对这个励志的少年,我内心十分牵挂,担心他凑不够学费,想施以援手,所幸他得到了捐助。品学兼优的左可杨在凑够学费后,婉拒好心人的捐助,希望他们能将这些钱捐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个少年用他的行动诠释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苦难中绽放的花朵,如经霜的红叶,更为灿灿。今年编助学稿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家住房县青峰镇杨家院村孤苦无依的胡荣超,租住竹溪县城关镇左家湾生活窘迫的肖恕彬。和同龄人相比,他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人生的这本书也更为厚重。
爱会照亮前行的路,一路磨砺一路成长,我相信他们会像赵福森一样,穿过荆棘走向开满鲜花的道路,将爱心不断传递。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于我,编助学的稿件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有时候,帮助别人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了他人的路,也让自己内心充满喜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