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重要发现!古戏楼惊现大量清至民国戏剧墨迹和彩绘脸谱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周仑 通讯员 耿壮壮 报道:16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中心获悉,近期十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时,在郧西县河南会馆古戏楼后台墙壁上新发现大量清至民国期间曾在此演出的戏班艺人所书的墨迹和彩绘戏剧脸谱。这些信息见证了郧西商业发展,也见证了戏曲艺术的百年沧桑,是十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记者在位于郧西县城关镇的河南会馆古戏楼看到,墙上隐约可见不少字迹。走进古戏楼,坐南朝北,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过道,平面形式为“凸”字形,三面观,分前后台,前台面阔一间7米,进深一间3.5米,后台面阔三间14米,进深一间3.5米。

据市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古戏楼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建筑结构形式为抬梁式,墙体材料为清水灰砖墙,前台为单檐歇山筒瓦顶,后台为硬山筒瓦顶。1985年,河南会馆古戏楼被公布为郧西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郧西县政府出资对河南会馆古戏楼进行了保护修缮,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戏楼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此次发现的墨迹内容较为丰富,内容大都是曾在戏楼演出的剧目、演出时间、戏班名称,也有艺人名字、艺人生活的记述和写照。”工作人员介绍,而艺人涉及的演出时间有咸丰九年九月初九日(1859年)、民国元年九月初九(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等,涉及的戏班有万庆班、万盛班、长盛班、蜀镇同乐班等。有的艺人在墙壁上写下打油诗,如“砌匠做事万人恨,不留便门未何情……”。在内容上,有的话表达出了当时人们对戏楼空间布局的不满;有的则是艺人兴之所至,提笔写下“XXX在此一乐也”。除此之外,在墙壁上还发现了许多造型简单、笔法细腻、色彩绚丽的戏剧脸谱,可能是演出艺人为妆造参考而绘制。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墨迹和戏剧脸谱已斑驳不清,需要进一步考证鉴别。

那么,为何河南会馆古戏楼会出现大量与戏曲相关的痕迹?工作人员介绍,郧西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下辖的上津古镇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更是千百年来南北通航的重要水上码头。明清时期,郧西商贸兴盛,来自各地的商帮纷纷建立会馆,而所有会馆几乎皆建有戏楼。“各商帮每逢议事洽谈、联络感情、节会喜庆、官场应酬、酬神祈福,也必邀请戏班前来演出,这为郧西戏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工作人员说。

记者翻阅了《郧西县志》等文献,发现上面记载着郧西流行的剧种,包括汉剧、黄梅戏、秦腔、京剧、越调、河南梆子、花鼓戏等40多种。上津镇已毁的黄州庙当年的一幅对联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戏场演出的盛况:“梨园子弟体翩翩,看,舞蹈腾挪妆成花月;歌馆楼台身细细,听,声萧笛韵梅落江城”。

同时,明清时期与河南会馆古戏楼类似的戏楼题壁并不少见,如聊城山陕会馆戏楼、潮关戏楼、蔚县戏楼等至今还留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戏班艺人所题写所演传统剧目和演出前后的打油诗,以及戏班的题名和演出活动。据了解,戏班均有严格的班规,在演出期间,艺人集聚后台,不许说唱玩笑、打闹喧哗、掀帘窥视、鼓掌喝彩,而演职员人数少者数十人,多者上百人,免不了有人提笔记事、留言,留下许多墨迹。

河南会馆古戏楼不仅建筑风格独特,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戏楼后台墙壁上的墨迹和戏剧脸谱留存至今,是研究明清时期郧西相关民俗演剧衍生的重要物质依据,也是郧西地域性格和厚重民俗文化的生动缩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