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摄影师系列报道| 郭传明:寄情堵河山水间

人物简介:郭传明,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十堰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竹山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原郧阳地区邮政局、竹山县邮电局工作,现已退休。时有作品在国家、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奖,有1200多幅照片见诸报刊书籍。

建设中的竹山县城。

云上十堰讯 文/记者 冰客 通讯员 党世根 图/受访者提供 报道:12月20日13时,冬日阳光灿烂。年逾七旬的郭传明开车带记者来到竹山县深河乡境内的一个山脚下。他打开车子后备厢,背上摄影包和三角架,带记者沿山路徒步前行。沿途他气喘吁吁,不时站着歇几分钟。爬上山顶放眼望去,楼房、香菇大棚、田园、河流、茶园……一幅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一阵快门声过后,郭传明翻看相机里拍摄的画面,笑着说:“为了拍摄这幅照片,我来了两趟,从选择拍摄地点到等待光线都需要不停尝试,今天终于拍成功了!”

初学摄影,他贷款5000元买相机

“剃头与摄影,听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要用眼睛和悟性。”郭传明说。1962年,郭传明从学校毕业。为讨一碗饭吃,他拜师学剃头。不到半年时间,一把剃刀在他手里玩得转,无论是给年轻人理平头、剪分头,还是给老人剃光头、刮胡子都不在话下。1965年,他入伍当了一名通信兵。5年后,他退伍被分配到原郧阳地区邮政局工作。1976年调回老家竹山,在邮电局从事报刊发行工作。

1986年6月,他调到竹山县邮电局党办任宣传干事,上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邮政储蓄业务开张,举行10万元摇奖活动,要求他拍摄活动现场照片。当天由于突发情况,他请的摄影师来不了。无奈之下,他借来一个“傻瓜”照相机,手忙脚乱地“咔嚓咔嚓”一通拍摄。胶卷送到照相馆冲洗,一看其中10多张照片拍得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领导的表扬让郭传明备受鼓舞,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他拿着新买的相机,拍了几幅妻子养鸡、喂猪的照片,然后给妻子看。妻子乐呵呵地说:“你把我养猪的照片拍得真好看。”这时,他吞吞吐吐地说:“这是我贷款买的相机,花了5000元钱。”他本以为妻子心疼钱,会和他大吵一架。没想到,妻子想了想,通情达理地说:“你买相机是为了学一门技艺,也是工作需要。我们把养猪养鸡场扩大,还愁赚不到钱还贷款吗?”

得到妻子的支持后,郭传明一心扑在摄影上,不断学习摄影知识,有空就外出练习摄影技巧。

茶园溢清香。

坚持拍摄,1200多幅照片登上报刊书籍

谈及摄影,郭传明回忆起自己初学冲洗照片的一段往事。刚开始,他不明白洗印照片要在暗房里操作。他在室内开着日光灯,把脸盆放入清水和药水,再将胶卷从相机里取出,放在药水里冲洗。等时间到了,他扯开胶卷,发现上面没有一个人影,全是黑色,用行话说是“全曝光”了。有了这次经验,他腾出一间屋子作暗室,买回洗印器具,又从书店买回摄影书籍,在影友的点拨下,一边学一边干。

1994年12月,郭传明参加湖北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这次培训,从课堂上学理论到实地拍照片,使郭传明受益匪浅。他的摄影开始讲究光线、构图、速度和光圈的组合,拍摄技术日趋成熟。

1995年4月25日,郭传明拍摄的新闻图片《铺设地下光缆》,获全省邮电好新闻三等奖。1995年夏天,他拍摄的一幅荷花图片,只见绿色的荷叶衬托着一朵洁白的、含苞欲放的荷花,将荷出淤泥而不染的纤纤君子秀姿和静穆高洁的品格,用艺术的手法精心展现出来。他以《心香一瓣》题名,可谓是点睛之笔,令人称绝。

翻开郭传明厚厚的几本摄影作品集,发表在《郧阳报》《十堰日报》《湖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以及《竹山县志》上的1200多幅黑白、彩色新闻照片和风光照片,记录着他在摄影道路上的一串串坚实足印。他拍摄的风光照片先后在省、市、县多次展出,在各级摄影大赛中获奖。他拍摄不同时期的县城和乡镇全景,通过一条条街道、一座座大桥、一个个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出竹山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堵河第一湾。

激发影友,开创竹山个人举办摄影大赛先河

在十堰摄影圈,提起郭传明,大家赞不绝口。一位影友说,为了拍摄一张好照片,郭传明带着照相器材、砍刀、棕绳、方便面,翻山越岭跑遍竹山的山山水水。

1997年初,邮电系统开展印制明信片业务,郭传明把拍摄重点放在竹山风光上,宝丰施洋故里、官渡驴头峡漂流……美丽风光相继入镜。在麻家渡镇境内的谭家河水库,他一拍就是3天,风餐露宿。后来这组谭家河风光照登上明信片,发行达1万多套,不仅为单位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了谭家河水库的知名度。如今,谭家河水库成了十堰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2000年,郭传明从竹山县邮电局内退,全部心思都用在摄影上。他投入45万元租房,并购回佳能相机、120型摇头机、电脑、彩扩机等设备,办起“堵河七彩摄影图片社”。这家图片社开业后,竹山的摄影“发烧友”高兴不已,因为当地终于有了彩色胶卷冲洗彩扩机器,他们不必为此再往返十堰。2001年5月,为激发影友们拍出好图片,他在《竹山报》发布“七彩杯”摄影大赛征稿启事,收到参赛作品600多幅。获奖作品陆续在《竹山报》上发表,成为当年竹山摄影界的轰动事件,也开创了竹山个人举办摄影大赛的先河。

堵河春色。

作为竹山最早一批摄影“发烧友”,郭传明的相机由“傻瓜”到智能到数码,照片由黑白到彩色。2006年5月,他将自己多年拍摄的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举办堵河七彩摄影图片展,吸引不少市民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展。

拍摄受伤,右手指至今无法伸直

郭传明的作品注重瞬间艺术。“我想要在创作中不断突破一些东西,它不仅具备一定内涵,还要有丰富的细节和质感,以及较强的瞬间性。”郭传明说。。

在数码相机时代,许多影友十分注重图片的后期处理,可郭传明一直坚持作品的原生性,几乎不作后期处理。他发表的作品大部分是原片。

在相同的环境中,郭传明总是希望拍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因此会在拍摄前期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009年9月26日,开工建设两年的潘口水电站工程实施河床截流。为了拍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前一天下午,他驱车来到潘口水电站坝址,从东山爬到西山,一路挑选最佳的拍摄地点。当天早晨8时,他赶到施工现场。此时,天上下着小雨,他披着雨衣,背着摄影包,扛上三角架,在大坝施工现场近距离拍下一组机械施工照片。然后,他沿山路来到选好的拍摄地点。12时06分,当烟花升空,他按下快门,成功拍下奔流不息的堵河被拦腰截断的精彩瞬间。

潘口水电站河底截流。

在郭传明看来,摄影是一件辛苦的事,需要不断学习,付出大量努力和汗水。采访中,他伸出有点弯曲的右手食指说:“这个差点残废的食指,对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2004年春季的一天,为了拍摄轻土坝村的田园风光,他背着摄影器材,手持砍刀,开始爬山。在砍伐一根树枝时,由于他用力过猛,树枝被弹了回来,树尖戳进食指,顿时鲜血流了出来。他用3张创可贴贴住伤口,忍着疼痛爬上半山腰,拍下了“堵河春色”的经典照片。后来,在医院包扎时,医生说,这个伤口虽然小,但是伤到了指关节。至今,他的右手食指无法伸直。

几十年来,郭传明像一只小蜜蜂穿梭于堵河山水间,用镜头为竹山的进步与发展留下了一帧帧珍贵的照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