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商分公司生产装配一线,线上工人严密装配车辆。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曾雨 报道:焊接机器人灵如“裁缝”,确保车身焊接强度与车身骨骼精度;伺服压力机冲压生产线,让冲压成为行业标杆;引进日产整车检查模式,每一辆商品车下线都要经历300多项检查……9月24日,由东风汽车股份组织的百家媒体品质体验之旅走进襄阳,近距离感受东风轻型车的智能制造和供应链体系。品质是如何炼成的?在这里又有了新的注解。
每一辆商品车下线
都要经过300多项严苛检查
9月22日至26日,东风汽车股份首次邀请全国各地近百家媒体,多方位展示公司研发、采购、制造、营服等全价值链成果。
24日,记者来到东风汽车股份位于襄阳的轻商分公司生产装配一线。在这里,一个个零部件,经线上工人严密装配后,成为商品车下线。
有所不同的是,每一辆商品车下线后,还多了一道商品化线静态检查环节。“工作人员要对车辆的外观如油漆、间隙面差,内饰、管路管线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要进行返修,确保交付质量。”工作人员介绍,一名工人一天要重复240次以上的检查,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每一辆商品车下线后,还多了一道商品化线静态检查环节。
为确保车辆质量,东风汽车股份引进了日产整车检查模式,这是东风商用车领域首条商品化线,每辆东风轻型车下线后,都要在商品化线上进行多达95项静态检查、173项动态检查和50项终检。
同时,每辆东风轻型车还必须在厂区试车跑道内进行道路测试,包括弯曲道路、鹅卵石路、淋雨或涉水十堰等,100%合格后方能入库,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
通过运用APW(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并对标日产PHC诊断A级工厂,东风汽车股份不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目前,其轻卡制造阵地已经具备日产B级工厂水平,可生产日产品牌汽车出口海外。
焊装机器人联台
焊接默契配合犹如“科幻大片”
“一个驾驶室2000多个焊点,焊点的品质将决定车身的品质。”在焊装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的开展焊装工作,但夺人眼球的,还是那一个个灵巧的焊装机器人。
记者看到,操作间里,多台焊装机器人默契配合,灵活挥舞手臂,不一会儿,一个驾驶室就焊接好了,犹如一场“科幻大片”。
操作间里,多台焊装机器人默契配合,灵活挥舞手臂,犹如一场“科幻大片”。
轻商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林金良介绍,针对焊装工程,公司的一条自主线配备了42台德国库卡焊接机器人,可实现22种车型系列的生产,同时能保证白车身的焊接强度和车身骨骼的精度。
除焊装环节,在冲压、涂装、总装、车架生产、整车检测等环节,东风轻型车同样拥有国际国内先进完备的工艺装备。
“冲压工程,我们采用了伺服压力机的冲压生产线,涂装的电泳、磷化是德国的技术,能够保证底漆的稳定性,装车轮关键工序螺母拧紧,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确保质量。”林金良告诉记者,从德国马哈公司引进的整车检测线,达到良国家一级检测标准,实现整车100%动态检测,确保整车全部检测指标合格。
这一系列“硬件”设施的配套,为东风汽车股份带来行业领先的制造工艺,使得整车制造先进得到保障。
同时,东风汽车股份则对标日产,引进来PPCM生产准备进度管理和APW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生产方式,从“软实力”上为智能制造添砝加码。
媒体走进采购阵地东风康明斯。
坚持客户体验领先
致力“车品”还塑造“人品”
记者走访发现,在东风汽车股份制造阵地,“三不”原则和“三个一”质量宣言深入人心。
所谓“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和不流出不良;“三个一”则是指品质战略居工作之首、树立第一次把工作做对的工作理念、全环节质量一抓到底。
安亚军是轻商分公司四总装车间工段长、东风公司劳模。今年5月,20辆东风御风因顶棚间隙稍微有点大,导致产品不能入库,调整班长着急不已,找到他确认。
“班长认为这不属于工程项目问题,只是外观问题,不是问题。我随即反问,如果你是用户,你会为此掏钱埋单吗?随后,班长沉默了。”安亚军告诉记者,“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公司一直给员工持续灌输的客户意识。
在“MUST”质量行动纲领的推动下,“客户需求”“品质第一”已成为东风汽车股份全员工作交流的口头禅。在MUST质量中期事业计划推进下,车辆品质稳步提升,首次故障率里程同比提升10%,实现主销车型客户体验结果优于竞品。
记者了解到,在致力车的“品质”锻造的同时,东风汽车股份还加强人的“品质”塑造。
近年来,该公司在制造阵地专门开辟了“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让劳模、创新标兵成为品质制造、改善创新的标杆和带头人。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魏明伟,近五年来带领工作室成员改善课题482项,实现收益545.8万元。
更可喜的是,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制造阵地形成了人人参与改善、人人实施改善、人人享受改善和人人学习劳模工匠的浓厚工作氛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