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故事】王远茂:身残志坚学手艺 编织竹篓摘穷帽
竹溪新闻网讯 出生于1963年的王远茂,是中峰镇青草坪四组的村民。1994年,一场安全事故导致他高位截瘫,轮椅将已渐富裕的家庭拉回了贫困边缘。
王远茂早期是一名泥瓦匠,是中峰镇建筑公司的正式职工,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后来退出公司后自己承包项目,做起了个体户老板。作为包工头的他,为人随和,处事正派,接了不少活,眼看着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但在1994年的一天,妻子李玉莲接到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差点没倒下去。原来是丈夫去祝贺自己承包的建房户搬家过程中,因为时间仓促,新建房屋二楼楼梯还没有及时安装护栏,加之安全措施又不到位的情况下,王远茂一不小心失足从二楼楼梯上摔下来了,经抢救虽挽回了性命,但从此高位截瘫。那一年,他的大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小儿子读学前班,从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妻子李玉莲就知道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王远茂受伤后,妻子李玉莲为了给他治病,背着他跑遍了大小医院,不仅花光了家里多年来的积蓄,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来源,还欠了不少外债。但是,妻子李玉莲多年来从未放弃对他的治疗,知道按摩对病情有好处,李玉莲千方百计自学按摩,天天坚持为他全身按摩,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离不弃坚持让王远茂抛弃了杂念,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当初,两个小孩读书,学习成绩都很好,因交不起学费准备辍学。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学校和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了生活上关怀和照顾,使两个孩子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将他们一家四口全部纳入低保,为其购买电视机、轮椅、被子等生活用品。王远茂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他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父亲,通过自己的自力更生、寻求上进来对两个儿子进行言传身教。1998年,也就是受伤后的第四年,他的身体逐渐硬朗了,因家里的背篓坏了,他向堂叔求教,想自己学着编制竹背篓,为了鼓励王远茂,邻居主动提出无偿的提供竹子供他学习,以后竹篓可以赚钱了,卖的钱一人一半。就这样王远茂开始学编背篓,学习手艺的过程是艰难的,从最开始一天完成不了一个竹背篓,到后面一天一个,他琢磨出了自己的门道,编出的竹背篓质量又好又扎实,从之前一天编一个,到后来一天编好几个,一个竹篓可以卖到七块钱。就这样,妻子李玉莲在本村附近打零工,王远茂爬在床上靠编竹篓的手艺补贴家用,在两个人共同努力下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家庭渐渐又有了收入来源,王远茂脸上也露出了久未的笑脸。可惜好景不长,王远茂因为常年卧床不能活动,2004年又突发了败血症。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了解情况后,在当时没有扶贫政策和精准扶贫的情况下,及时在民政系统申请了相关救助,渡过了难关。
妻子李玉莲的坚强品格与王远茂身残志坚的精神给两个儿子做了表率。在他们的影响下,他的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了所在公司的管理层;他的小儿子上学时就勤工俭学,边读书边兼职,不给家庭增加负担,也不向父母伸手要学费和生活费。因为他们深刻明白,幸福生活是自己奋斗出来的。王远茂一家人对党和政府常怀感恩之心,两个儿子一成年靠外出打工承担起家用后,就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全家退出低保。考虑到王远茂高位截瘫属于一级伤残,经镇、村及民政部门共同商议后,仅保留了王远茂一人的低保身份。
2014年启动精准扶贫工作,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指导下,他家成了第一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住的三间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小雨小漏,大雨大漏,一到下大雨,还不得不移到其他安全地点。2016年,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将其他纳入易地扶贫搬迁户,但他不想给国家和政府增加负担,主动提出拆旧建新。两个儿子通过多年来的打拼和积蓄,盖起了四间两层楼房。2017年底,王远茂一家光荣脱贫。“人要懂得感恩,党和政府对我们已经很照顾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争气,自食其力,不能光靠救济,等救济,甚至是要救济。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关心呵护和政策扶持,也感谢左邻右舍对我的帮助。”几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王远茂一家为人处事的原则。
大雨过后是晴空,风雨过后是彩虹,王远茂就是一路奋斗一路拥有。我相信,在不久的明天,王远茂的儿子们,秉承着父辈的精神,自力更生,不懈努力,幸福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家人的笑脸会越来越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