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干在一线 比在一线 拼在一线 十堰张湾“三线一岗”锻炼年轻干部
荆楚网 全省首批扶贫加油站建成运营、双星东风轮胎“工业4.0”智能化新工厂如期推进、方滩乡房车露营基地投入使用……近年来,十堰张湾区探索在基层一线锤炼干部、项目一线磨炼干部、维稳一线锻炼干部、急难险重岗位考验干部的“三线一岗”培养选拔模式,形成干部到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良好氛围。
汗水挥洒在田野
“大叔,易迁房住得习惯不?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现在住得好,孩子上学有补助,生病住院可以报销,村里的合作社年底有分红,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8月16日,共青团张湾区委副书记沈子禹照例来到西沟乡相公村包保贫困户彭堂均家走访。沈子禹是选调生,2014年被区委安排到乡镇工作。
刚从大学毕业的沈子禹正赶上精准扶贫,不管是办文办会、走村入户,还是精准扶贫大数据比对、信访接待,他都干得有声有色。几年时间的一线蹲苗历练让沈子禹练就一身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被组织提拔为团区委副书记。
如何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维稳一线锻炼干部、急难险重岗位考验干部?张湾区委针对年轻干部人生阅历不够、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把“三线一岗”作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为年轻干部历练成长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近年来,从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80余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拔89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省、市每年统一招录分配的选调生,一律先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通过在一线摔打历练,不仅促进年轻干部成长,也在全区树立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
青春绽放在基层
王华是该区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伊始,他就被派到偏远的方滩乡,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在民政、安全生产、精准扶贫等多个岗位工作。基层任务重、强度大,他毫无怨言,只要有需要总是冲在最前头。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村干部学习,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高业务水平。两年的打磨锤炼,他练就一身好本领,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8年,他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从建立全程跟踪培养、精准识别考核的工作机制入手,张湾区注重“三线一岗”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每名年轻干部选派之后,区委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所在单位根据干部的工作表现和适应情况,定期进行多岗位历练;区委党校每年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针对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量身定制课程,分批次开展党性教育和政策理论培训;组织部门把一线谈话调研、实地走访等引入考察环节,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先后提拔重用一线优秀干部115名。通过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年轻干部学有劲头、比有目标,竞相投身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骏马奔驰在路上
“是骡子是马,拉到项目一线遛遛就知道了。”已提拔为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的王栋感慨地说。在区交通运输局,王栋是出了名的 “拼命三郎”,2014年他被安排到十竹公路张湾段项目一线。“当时大家都在看着,能不能干好,我自己心里也没底,感觉压力好大。为确认工程量,及时拿到第一手数据,我爬过爆破后的山体进行测量。”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王栋都觉得后怕。王栋发扬“拼命三郎”的精神,尽心尽力为施工单位服务,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还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得到组织的认可。
“乡镇街办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优先提拔重用乡镇街办一线干部;提拔领导职务的,2年以上乡镇街办工作经历是硬杠杠;县级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推荐具有乡镇街办党政主职经历的干部……”张湾区从选拔使用、轮岗交流、减压减负等方面入手,将“三线一岗”干部培养选拔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健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工作机制,引导全区广大年轻干部到基层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通讯员 陈刚 何为 刘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