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9年,我市将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推进“六个十堰”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市50周年。
计划明确我市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列出经济社会发展七大任务和措施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七大任务和措施
我市将着力推进落实七大任务和措施,即决战决胜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聚力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力以赴推进投资项目、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坚持示范引领优化生态、坚持共建共享改善民生。
1
决战决胜打好“三大攻坚战”
确保17.46万人脱贫,108个村出列
今年我市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围绕17.46万人脱贫,108个村出列,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和房县脱贫摘帽,攻克最后堡垒。
2
聚焦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大力实施竹房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带、汉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带、城郊市郊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两带一园”产业布局。加速推进竹房百里茶叶长廊和汉江百里林果长廊建设,实现重点贫困村农业产业全覆盖。
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80亿元以上
积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200家、专业大户500家,确保全市80%以上村都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实现农业产值16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80亿元以上。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编制实施《十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示范村50个以上。
3
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我市将继续改造提升汽车产业。深入落实“1+5”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服务东风战略转型,巩固提升商用车领先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东风小康迁建、驰田金刚专用车、东风力神、锂诺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加快投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支持国瑞智能、圣伟屹、先锋模具等重点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长江医药、共同生物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
支持郧阳区、张湾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深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新发展,推进“一区三园”协同发展,支持郧阳区、张湾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地域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着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优势、打造升级版。鼓励各县市区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推进全市七个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
落实服务业千亿产能推进计划,谋划实施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201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突破800亿元。争取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佰昌物流、新合作云仓物流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健康产业、节能环保、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
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武当369”系列产品开发为抓手,实现由单一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示范区转变,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郧西县争创国家5A级景区,启动城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力争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亿元,到2020年基本实现成长为千亿级支柱产业。力争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0个以上。
4
全力以赴推进投资项目
抢抓国家“稳投资”和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发布实施机遇,突出“两山一江”连通体系和“一库一山一江”交旅融合网络,重点谋划推进一批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积极推进十巫高速北段、房神高速、十漫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引江补汉项目纳入相关规划,力争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0个以上,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元以上。
继续坚持“月分析、季拉练、年巡检”、三督一促、三资并举、联帮引等有效做法,聚焦12个省重点项目、160个市重点项目和64个政府投资项目,加强调度推进,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聚焦铁路连通、交通提速、城建提升、产业升级、服务业提质、全域旅游、能源保障、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十大引领工程,重点推进汉十高铁、十西高铁、十巫高速、十淅高速、夹河关水电站、孤山航电枢纽、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青少年户外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广电传媒中心、京东新经济等重大项目建设。
5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支持民营经济六大专项行动,研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障企业家合法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解决投资项目审批“四超”问题,推进审批标准化、报建简便化、服务便民化、监督常态化。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行动。开展全市“信用便民惠企”行动,推出“信易+”系列场景应用,举办“6 14”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之星”、诚信单位评选等活动,推进“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示范区、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易批”试点建设。
6
坚持示范引领优化生态
扎实推进长江暨汉江生态大保护。强化汉江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的十堰使命担当,致力打造“美丽十堰、畅通十堰、创新十堰、幸福十堰、开放十堰、活力十堰”。
完成7.1万座厕所建改任务
统筹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全面铺开,完成7.1万座厕所建改任务。持续开展精准灭荒和绿满十堰行动,完成荒山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2.3万亩。深化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一体化运营,确保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7
坚持共建共享改善民生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原则,全力抓好科教文卫体等民生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再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深入推进社保共享计划,努力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政策,加快推进市殡仪服务中心、老年人养护中心、农村福利院项目建设。
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支持职业教育打造特色品牌,支持高校建设优势学科。新建车城西路二小、天津路二小,改扩建柳林小学、东风21小学。
三是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医联体、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等制度,建成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并投入运营。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常态化推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青少年户外健身中心、广电传媒中心项目。
五是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双创平台,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
美丽十堰、畅通十堰、创新十堰、幸福十堰、开放十堰、活力十堰。
请输入验证码